藏文
每种文字创制之初都不可能十分完善,需要在运用中不断总结经验,逐渐规范,日益完善,藏文同样有一个发展过程。据藏文史籍记载,藏文在历史上曾进行过3次较大规模的厘定规范,分别是8世纪中叶—9世纪初叶,9世纪中叶,11世纪初叶。从8世纪中叶墀松德赞(730—797)至9世纪初叶墀德松赞(?—815)时期,是藏文的首次厘定规范时期。这一时期出现了著名的九大译师,其中白若杂纳根据当时译语的发展和规范需要,编写了规范译语的翻译工具辞书《梵藏词典》。这是藏文辞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。吐蕃赞普墀祖德赞(热巴巾,803—841,即汉文文献《唐书》所记的可黎可足)时,集藏、印著名译师,专设译场,统一译名,规定译例,校订旧译经典,新译显密经典,进一步对藏文进行规范。藏史称此为第二次厘定规范。这次规范中形成的藏文结构、拼写规则、创造新词语、表达新概念的规则至今未变。
藏族语言文字
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。除中国境内的藏族外,尼泊尔、不丹、印度等国家境内也有一部分人使用藏语。藏语分卫藏、康、安多三种方言。卫藏方言和康方言都有声调,安多方言没有声调。
现代藏语大致特征如下:清辅音趋于简化消失;浊辅音声母趋于清化;单元音或复合元音构成的韵母增多;元音有长短之别,且与声调互补;辅音韵尾趋于简化;除安多方言外,形成了完整的声调系统;谓语后置,属典型的“动居句尾”型语言;有丰富的体范畴,也有时式范畴,主要以虚词和词序来表达句子的各种关系;个别方言,如卫藏方言,有严格的敬语与非敬语的区别,等等。
藏文是一种拼音文字,属辅音文字型。由30个辅音字母、4个元音字母和形体别致的标点符号构成了文字体系,通行于整个藏族地区。藏文最初由公元6世纪时吐蕃大臣吞米桑布扎结合藏语实际仿照梵文创制。其字体因不同的形式而分为两大类,即“有头字”和“无头字”。“有头字”常用于印刷、雕刻、正规文书等;“无头字”主要用于手写。前者相当于汉字的楷书,后者相当于汉字的行书(或草书)。书写自左向右,每个辅音字母的实际读音古今有别、方言有异。